转向盘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转向盘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前景乐观中国风电装备走出去正当时-【资讯】化纤

发布时间:2021-07-19 12:41:58 阅读: 来源:转向盘厂家

前景乐观 中国风电装备“走出去”正当时

目前,我国风电装备出口主要在发展中国家,随着国家资金、政策的落实到位,我国风电装备企业进一步“走出去”,向发达国家出口风电装备指日可待。

近日,长征电气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广西银河艾万迪斯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和艾万迪斯有限公司签订了18亿元的供货合同,产品的终端销售市场为越南。而今年年初,中材集团自主研发制造的风电设备开始销往印度,今年5月,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出口泰国的两台风电机组已投入运营。

国庆前夕,沈阳瑞祥风能设备有限公司为美国量身定做的首台600兆瓦风能发电机组顺利启运。这标志着辽宁百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制,走在了国际同行业的前列,同时也标志着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国风电装备企业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设备制造仍处于初级阶段

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2009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380.3万千瓦,增长率连续6年超过100%,居世界第一,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80万千瓦,超过德国,位列全球第二。资料显示,近30年来,全球风电装机量一直保持着每年20%的增长速度。随着各国新能源政策的逐步释放,国际市场对风机的需求将是国内市场的3~4倍。预计今年国际风电设备需求量将为5000万千瓦。

目前,为我国多数风电场生产风机的几家大公司仅可满足600万千瓦时的装机容量,其余70多家风机生产企业的规模化供应能力有限,多是几台、十几台的供货能力。在张北满井风力发电场的一片坡地上,一只37米长的叶片,孤零零地躺在坡地上。中节能风力发电(张北)有限公司总经理邓辉说:“这是被能量巨大的直击雷损坏的,其他的风电场也有这样的情况。我们还没有防止直击雷的技术与装置。”

“国内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售后服务体系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风电设备在同一批供货的风电项目中,其内部的电气元件、控制系统却采用了多种不同厂家的产品。这就给风电场投运后的备件储备带来了很多麻烦。”邓辉说,由于缺乏经验丰富的售后服务人员,对一下子就投运上百台风机的大型风电场来说,前期的发电效率也会因维修速度而受到极大的影响。

我国风机国产化率偏低,也将影响风电场的运营收益。“前段时间换了一个整流桥,进口件要800元,而国产件只要80元。”邓辉说,风机寿命大约为20年,质保期只有两年,根据国外经验,5年左右,由于风电设备各个部件的老化和磨损造成的故障率和维修费用会明显增加。“虽然我们发电场每年有5%~8%的投资收益率,按当地标杆电价0.54元计算,这几年的盈利水平还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但是如果国产化率跟不上,随着维修成本的上升,今后很难保证这样的收益。”

“风电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是我国风电产业乃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体系,从目前情况来看,存在着技术空心化的问题,令人担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说,目前,我国还没有掌握风机生产的核心技术,诸如控制系统、齿轮箱、发电机等,这都束缚了风电产业的发展。

风电装备制造业前景并不悲观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已超过80家,而且还有许多企业准备进入其中。预计2010年我国风电装备产能将超过2000万千瓦,而风电装机规模大约为1000万千瓦左右。

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出现了投资过热,一哄而上的现象。国家发改委就此颁布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要实现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业内专家认为应该把握好两个方向:一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把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二要加大“走出去”的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更大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就目前数据来看,我国风电装备特别是风机的产能确实出现过剩苗头。然而,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空间巨大。业内专家认为,风电装备特别是风机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悲观。

2008年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已将近8亿千瓦,而风电只有1000万千瓦,不到其中的1%。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将达到1亿千瓦,电力总装机将达到15亿千瓦,风电在整个电网中的比例将达到6%。届时,随着智能电网与储能技术的进步,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调度将逐步实现,将彻底解决在内蒙古、甘肃等西北地区用电负荷小、风电上网量大、送出困难等现实问题,并实现风电的全额收购。

在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产能过剩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一些热门产业。然而,解决产能过剩不仅需要国家计划的调控,更需要市场的调控。在某些行业,应该以全球市场需求作为评判产能是否过剩的基本尺度。沈阳瑞祥公司占领美国风电市场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过时的技术,没有过剩的市场。

沈阳瑞祥风能设备有限公司位于浑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是我国风能装备制造核心企业,拥有国内最大的2.7兆瓦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制造生产线,设计规模为年产2.7兆瓦风力发电机组300台。同时拥有750千瓦和22千瓦风力发电机组生产线,并具备国际一流的综合检验调试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和设计研发中心,其风场的勘测、设计、并网接入服务和风电机组的设计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虽然,我国风电产业开发的速度全球第一,但风电装备产能的扩张却远远超过了产业的需求。前些年,作为国家全力支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的风电产业,吸引了全社会各路资本的密集关注。铁路、航天、兵器等行业的国有资本大举进入,民营资本也纷纷挤进来淘金,风电装备企业数量由此急剧增加。

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风电整机制造厂商只有6家,但到2009年底,整机生产厂商已发展到将近90家。其中已有样机的企业57家,年装机100台以上的企业约为30家。此外,还有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企业上百家,叶片生产厂50余家。早在2009年初,国家能源局就发出了“警惕风电设备制造业投资过热”的呼吁;同年9月下旬,国务院批转由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上报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更为明确地指出:要严格控制风电装备产能盲目扩张。

我国风电装备产业出现了“低端产能过剩”的现象。风电市场竞争基本属于低端产能的竞争。因为,除了金风、华锐、东汽等实力较强的企业以外,绝大多数风机制造商只是通过国外技术转让的方式进行整机组装,并不具备较强竞争力,而全球领先的风机企业是不愿把一流的技术转给他人的。

中国风电装机连续保持翻倍增长,但随着基数的扩大,行业增速将放缓,国内风机市场的销量增速也将下降,那些相对过剩的风机产能急需寻求出路,业内共识是出口和海上风电。

海上风电因成本高及国内技术尚不成熟,短期难有高速增长,而巨大的海外出口市场,成为众多风机厂商眼中的蓝海,金风、明阳风电等大厂纷纷将目光瞄向欧美发达国家。据风电行业世界权威咨询机构BTM预测,至2014年美国和印度市场的风电装机容量增速将分别达到23.3%和20.3%。

风电企业“走出去”正当时

风能装备生产过剩,寻求国际化的出路已迫在眉睫。事实上,伴随着风电设备厂家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中国风电设备的经济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业内人士指出:“从长远发展看,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应通过挖掘国内外两个市场,来消化过剩产能。”

中国风电行业协会有关人士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采取措施,引导我国风电产业有序发展,比如尽快建立行业准入制度,提高整机制造业入行门槛等,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制造商“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BTM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尽管丹麦维斯塔斯和美国通用电气目前仍把持着全球风力发电机组供应商的头两把交椅,但中国企业正在迎头赶上。中国的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和东方电气均已跻身行业全球前十名,同时中国企业正在积极拓展出口市场。

目前排名世界第三位的华锐风电,2009年向印度出口了10套1.5兆瓦的风电机组,并在今年3月从美国超导体公司购买了电气系统,供其自主研发的5兆瓦风电机组使用。

沈阳瑞祥产品出口美国,为其拓展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出口美国的风电机组是沈阳瑞祥针对美国电网的频率和要求而精心设计制造的,产品能够良好地适应各种运行环境,其安全性和电力特性都达到了美国标准,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该公司2.05兆瓦W93型风力发电机组采用创新理念,与其他风力发电机组相比,能更快地适应环境变化,及时准确地调整运行状态,从而平滑过渡到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状态;创新的单元设计为客户节约了大量的后续维修费用;高效的变桨系统在降低疲劳载荷的同时提高了风力机组运行的安全系数。此外,该机型首次引入超级弹性衬套、热场式风力传感、防雷模块寿命监测、无源探测自动灭火、CDS故障检测诊断等国际最新技术,具有性能稳定、风能转换率高、技术先进且符合全球风力资源特点等优点,为出口美国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而金风科技早在两年前已斥资412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VENSYS能源股份公司70%的股权,并在德国建立了生产基地,成为国内第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整机制造商。去年金风科技在澳大利亚成立了子公司,今年又在美国设立了子公司。金风科技芝加哥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这家中国企业开始向由通用电气主宰的美国市场发起冲击。

对于开拓国际市场,一些专家则持谨慎态度,主要观点是,国内风机厂商的技术大多通过购买国外专利或引进设计图纸获得,缺乏自主创新的产品,在海外市场很难获得认可,而且后期的维护维修和技术更新亦会面临着较多的问题,短期内很难迅速打开国际市场。

有关专家建议,中国风机企业不如学习印度苏司兰公司(Suzlon),其生产基地位于印度,但却在欧洲发达国家广设研发中心。中国厂商在海外设立营销机构的同时,亦应设立技术中心。苏司兰去年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八,其在德国、丹麦、荷兰等建立了研发基地,并且收购了荷兰、德国的制造公司,该公司在印度之外的订单已高达九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一定要勇于参与全球竞争。目前虽然沈阳瑞祥等国内风电装备企业已成功地打入发达国家的风电装备市场,但与全球重量级风电装备巨头—丹麦Ves鄄tas、美国GE、西班牙Gamesa、印度Suzlon等企业相比,差距还相当大。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之路可谓任重道远,但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把企业做大做强。

目前排名世界第三位的华锐风电,2009年向印度出口了10套1.5兆瓦的风电机组,并在今年3月从美国超导体公司购买了电气系统,供其自主研发的5兆瓦风电机组使用。图为华锐风电盐城产业基地1.5兆瓦风电机组装配现场。

大成拳王芗斋先生遗著拳学言

上海江城医院粉刺有哪些患者

颅骨修复术西安般手术费多少

贵阳铭仁耳鼻喉医院技术设备